• 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
字画鉴定

名家书法鉴定的依据是什么?

时间:2017-07-01 14:45:12   作者:guwan   来源:www.rongyi.org   阅读:4706   评论:0
内容摘要:人风格亮点切入,从而了解某个书法家的墨迹特点,又要研究师承关系。最主要的就是熟悉掌握一位书法家的书风,派系派别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特点。以时代气息而言,书法与当时的社会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及生活习俗、物质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,如明初被称为“三宋”的宋克、宋璲、宋广,其中宋克善写章草...
人风格亮点切入,从而了解某个书法家的墨迹特点,又要研究师承关系。最主要的就是熟悉掌握一位书法家的书风,派系派别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特点。
  以时代气息而言,书法与当时的社会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及生活习俗、物质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,如明初被称为“三宋”的宋克、宋璲、宋广,其中宋克善写章草“急就章”,至于宋璲、宋广,从书艺和遗存下来的作品来说,虽然不如宋克,但能写得一手好的草书,用笔十分流畅。这三家代表了明初书法的时代风格。又如唐代时国运昌盛,书画艺术蓬勃发展,正式把书法列入教育,很多诗人、文学家都是书法家。唐朝书法极为鼎盛,主要是上有帝王提倡和爱好,在李世民、李隆基、武则天等爱好和倡导下,一时书家倍增,尤胜诸朝。在书体上,以正楷书和草书体居多,很多被后世称为范本,其影响深远,因此有“书必晋唐”之誉。
  这里举实例说明时代不同,其书法风格也各不相同。如初唐,出现了“贞观之治”。随着国力强盛,经济繁荣,出现了南北文化融合的趋势,自然也直接影响到当时的书法艺术。初唐四大书法家,无论是欧阳询、虞世南、还是褚遂良、薛稷、尽管其艺术成就有高下之分,艺术风格有所不同,但总的来说,以险劲、瘦硬见长,形成初唐“瘦硬通神”的书风,与中唐盛行肥厚书体,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书风。盛唐时期李隆基是一位爱好艺术的帝王,对书法艺术也极为支持,身体力行,写了一手好书法,著名珍品有《鶺鴒颂》、《纪泰山铭》等,其书体较肥厚。上行下效,涌现出一批写肥厚书体的书家,如颜真卿、苏灵芝、徐浩等。这种肥厚的新书风,与盛唐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即盛唐经济繁荣,因而蕴育出“以肥为美”的审美观。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,其绘画表现为人物仕女的丰腴肥美,书法也出现以肥厚取代初唐的“瘦硬通神”的新书风。这些似乎与唐玄宗的喜好与倡导相关。所以,尽管属于同一朝代,但由于时代先后不一,就有着绝然不同的书法和书风。
  至于书家的师承关系,一般从自己的喜好、意趣发展到个人的风格和流派。所以,在鉴定书法时必须认识古代书家的个人风格,对从事书法艺术的工作者来说,必须掌握它、熟悉它,即必须知道被鉴别对象的书法造诣程度、学古代哪一家或从哪几家中脱化出来的,以便在鉴别中可依据某一家各个不同时期的特点,仔细辨别该书家的书法特点。具体地体现在书法作品中的用笔、结体和布白等方面,如果将伪作与原作相比较就容易露出破绽来。如被称作三希之一的王献之《中秋贴》,其笔性与王献之的书风迥异,而反倒像米芾所临。又如清乾隆皇帝在全国各地撰书的碑刻、匾额和其他书作,可说是铺天盖地。只要细想,乾隆身为帝王,日理万机,哪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从事书艺活动。其实众所皆知,其中一部分所谓乾隆御笔,由名臣梁诗正、张照、蒋溥等代笔。但只要仔细察看还是容易鉴别出哪一些是乾隆亲笔书作,哪一些是由代笔人所书。
  在书法作品鉴定过程中,有一个重要方面往往被人忽视的,即古代书法作品中的具体内容、诗文、词汇的运用、事迹叙述、书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,以及称呼、避讳、行款格式等,各个时代都有所不同,掌握了这些知识,对帮助我们分析、鉴别古代书法作品的真伪是颇有益处的。

标签:名家书法鉴定的依据是什么?  
相关评论

容艺网(www.rongyi.org)-容天下艺术信息于一网(容艺网艺术交流很容易)
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及时删除!

技术支持:能量网络